1年免簽+短租?泰國房產市場人口紅利即將到來
隨著世界各地旅游業的蓬勃發展,出行的交通、居住需求也日益增大。越來越多的人在旅游的同時不再選擇住酒店,而是選擇短租。隨著泰國新政府正式亮相,各項新政近期得以逐步推行。物業短租業務合法化也被提上日程。
隨著世界各地旅游業的蓬勃發展,出行的交通、居住需求也日益增大。越來越多的人在旅游的同時不再選擇住酒店,而是選擇短租。隨著泰國新政府正式亮相,各項新政近期得以逐步推行。物業短租業務合法化也被提上日程。
泰國開啟一年免簽政策
泰國時間2019年8月1日晚20:55,旅游與體育部部長透露出一則重大利好消息,經內部商議決定,贊成民間游業組織的提議,將向總理府提交面向中國、印度兩國游客,全面開放1年免簽政策措施。
據悉,該項政策內容指出:在中國游客免落地簽(VOA)簽證費優惠政策于2019年10月31日結束之后,即從當日起,面向中國、印度兩國游客開啟全面免簽政策,直到明年2020年10月31日結束。若這2項政策在泰國得以落地實施,無疑對向往泰國的人們將又是一個重大利好。免簽+短租,這一大波人口紅利又可以讓泰國的房地產受益匪淺。
就在7月東盟旅游論壇會上公布的最新游客統計數據中,2019上半年泰國游客以3800萬人再一次遠超其他國家,勇奪東盟十國游客量榜首。東盟十國,不僅被譽為中國的“后花園”,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以及得天獨厚的自然氣候,大量游客的涌入也拉動了各國GDP的逐年創收。
對于被譽為最受世界游客喜愛的國家——泰國而言。大量游客的涌入所帶來的,必然是巨大的居住需求。Airbnb報告顯示:如今全泰國共有約430萬家Airbnb民宿,環比增長150%。2019年第一季度,位于Phloen Chit BTS車站旁的159間豪華酒店Rosewood Bangkok向公眾敞開大門。素萬那普國際機場的第三條跑道也在加緊施工當中,為迎接更多的各國來賓做足準備。
泰國短租合法化?
對于泰國而言,盡管Airbnb落地已有7年之久,但除去民宿外的物業短租業務仍沒有得到泰國的官方認可。隨著泰國新政府正式亮相,各項新政近期得以逐步推行。新任旅游和體育部長皮帕特·拉查基特普拉坎(Pipat Ratchakitprakan)在上任第一天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表示,短期住宿改革和二線城市旅游業的發展是旅游和體育部的重點工作。
眾所周知,目前大部分的泰國公寓是不允許短租的。雖然酒店繁多,但面對越來越多的游人,可選擇性還是相當有限。對于房地產投資而言,投資者投資公寓僅能收取長居人口的穩定租金,顯然已經無法滿足整個泰國市場的人口流動與需求。因此,公寓短租似乎已經成了泰國旅游部用以促進房地產投資市場的又一手段。
如果這一措施得以施行,不僅對游客而言,可以有更多的物業類別,或者租金方面的選擇。對于投資者而言,也無需擔心投資的房產找不到合適的租客。是一個不錯的利好信息。
據高力國際對泰國服務式公寓Q2的研究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第二季度,曼谷共有105,522名外籍人士獲得泰國工作許可證,并且數量仍在持續增加。但并非所有外籍人士都會選擇住在服務式公寓。許多外籍工作者開始選擇公寓或者高端公寓,以便獲得更便利的交通和商業配套環境。
泰國短租業帶動房產市場新趨勢
泰國政府過去對短租業的態度
旅館業的管理條例是在1935年推出的,當時規定一切住宿商業單位必須注冊為賓館,并按床位和時長征稅,一般的短租渠道或者平臺一般都不會這么做的。
泰國有關短租法規是在1979年推出的,其中規定,禁止國民將住宅建筑短期出租。
Airbnb平臺
Airbnb誕生于21世紀,如今全泰國共有約430萬家Airbnb民宿,環比增長150%。相關的法規已經是在互聯網出現很久之前制定的,人們不應該需要請律師一頁一頁翻閱幾十年前的法律來判斷是不是可以偶爾讓人住在家里的空房間里。如今,隨著政府工作力度的推進,相信新的政策也將陸續完善提升。
泰國置業的優勢
泰國房價漲勢可觀,泰銖穩步上升中,一次投入翻倍回報
泰國房產具有永久產權(擁有地契),無遺產稅,可代代傳承
泰國房價相對中國房價具有價值優勢,辦理過程簡單、無憂
泰國公寓無公攤面積,房屋都帶裝修交付
泰國租金回報率高,而且沒有房產稅、過戶及持有費用低
泰國居住條件好,泰國醫療服務完善并價格低廉
泰國有世界各地的國際學校入駐,完善提升學業不是夢
綜上所述,我們以后投資泰國房產,就不用擔心房子租不出去了,泰國強大的消化能力完全可以讓我們無需擔心。而且隨著短租平臺的合法化,我們以后把房子掛在網上就可以坐享收益了。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為大家帶來的關于1年免簽+短租?泰國房產市場人口紅利即將到來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您還需更多的了解,可以直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我們將會以最專業的態度和顧問為您提供定制化的服務。
風險提示:海外房產信息由開發商/項目方提供,請投資者充分認識投資風險,自行核實相關信息,謹慎投資。
移民
關于我們
滬公網安備 3101060200665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