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移民新規:只要有工作就能來!
                為了緩解德國勞動短缺的問題,德國聯邦政府擬定了《新移民法》,放寬對非歐盟專業勞工的工作移民限制。只要有工作合同、具備相應的專業資質認證,就可以入境德國工作。
                為了緩解德國勞動短缺的問題,德國聯邦政府擬定了《新移民法》,放寬對非歐盟專業勞工的工作移民限制。只要有工作合同、具備相應的專業資質認證,就可以入境德國工作。
甚至,具備相關資質、德語熟練者也可在沒有工作合同的情況下入境德國求職,最長可居留6個月。
不過,德國各界對此仍有擔憂:一方面擔心德國境內的避難申請者(難民)會借由該法案直接轉為合法移民;另一方面還擔心具備資質、德語熟練的求職者進入德國,時間滿6個月后沒找到工作,但又不愿離開德國,這種情況會給德國社會造成負擔。
勞動力短缺嚴重
作為歐盟國家以外的外國人在德國生活工作?這可不是那么不容易。德國并不將自己定義為移民國家。然而,現在缺少120萬專業勞工的問題該怎么解決?
蘇爾是德國中部的一座小城市,自柏林墻倒下后,蘇爾每況愈下,三分之一住民已然離去。現在,只有3.5萬人住在該市,平均年齡逾50。這樣,蘇爾成了德國"最老的城市"。
這帶來這樣的后果:退休金減少、養老保金的收入不足、勞動力日漸匱乏。在圖林根州工商會的支持下,蘇爾啟動了一項計劃:讓越南青年勞工就業,減輕專業勞工匱乏現象。
但是越南人為此需有長期居留許可,然而拿到這樣的許可談何容易。
誰有工作,就可以來
有近1100萬沒有德國護照的人生活在德國。每年超過10萬外國人申請入籍。盡管這樣,過去數十年里,聯邦德國從不將自己視為移民國。現在,要改變這一情況了。聯邦政府擬定了《專業勞工移民法》,放寬對非歐盟專業勞工的工作移民限制。
根據這一移民法,來自歐盟以外地區的專業勞工也可在德國工作,前提是,有工作合同、具備得到認證的相關資質。對特定職業的限制將被取消,所謂的前置核查,即確定是否已有德國人或其他歐盟公民申請該工作,也被取消。
就業崗位日漸空缺
目前,德國各行各業缺少大約120萬專業勞工。尤其是在護理、建筑業,情況非常吃緊。聯邦勞動部長海爾(Hubertus Heil)在議會辯論中舉例說明這一局面:"眼下,誰若想在柏林找到一名工匠,困難至極;而要是我們有足夠的專業勞工,本來可以完成多少事情!"
歷史性轉折
新規規定,具備相關資質、德語熟練者也可在沒有工作合同的情況下入境德國求職,最長可居留6個月(目前這一規定只適用于高校畢業生)。不過,求職者自己必須能夠養活自己。各種社會福利費是沒有的。這一規定將試行5年。
聯邦內政部長澤霍費爾稱此舉是"歷史性轉折",使聯邦德國朝向實施一種"現代移民政策"。
遭拒庇護申請人的一次機會
屬于這一一攬子法律的還有所謂的"就業容忍"條例。因不能遣送而被容忍暫居德國的原無居留權的外國人,可經由該條例獲得擁有合法居留身份的機會。前提條件是,當事人至少一年半來每周工作35小時以上,從而能養活自己。此外,他還應有"足夠的"說德語能力、無犯罪前科。
法案耽擱數月
經內部長期討價還價,聯盟黨和社民黨組成的大聯合政府去年12月已就專業勞工移民法作出決定。因聯盟黨此后踩閘,相關法案現在方交由議會審議。聯盟黨認為,該法與旨在更好履行出境責任的另一法案互為表里。取名為《有序返回法》的相關法案同樣定于下周交由議會審議。
德國城鎮聯盟支持相關措施。該組織總干事在聯邦議院發言時警告說,在求職無果的情況下,來自歐盟以外國家和地區的求職者可能不會自愿離境。他指出,現在就已難以強制遭拒的避難申請人離境。
對于德國勞動力短缺的問題和移民新規,你怎么看呢?如果這項法案一旦正式生效,作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專業勞工豐富的中國,會不會有大量人員涌入德國?
        
            
        
                        
                        
                        
                        
                        
                        
                    
                        
                        移民
                    
                        關于我們
                    
滬公網安備 31010602006652號